珍珠是如何形成的?——京润珍珠

    现在科学家一致认可这样的结论:珍珠是产在珍珠贝、蚌类软体动物体内,由内分泌作用而生成的含有机质的矿物(文石)球粒。当外界的细小异物进入到珍珠蚌体内,接触到蚌的外套膜时,外套膜受到刺激,便分泌出珍珠质将异物一层一层地包裹起来,这样就形成了珍珠。

    珍珠的成因是什么?人类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其成因的探索。

    在16世纪,有人通过研究认为,珍珠可能是贝类患结石之类疾病后形成的。公元1600年,有学者认为,贝类体内若体液过剩,便可生成珍珠。公元1670年,有人认为珍珠是砂粒进入贝体后,由贝的体液包裹而成的。这一说法显然已接近现代的认识。

    公元1673年,有学者提出,珍珠是贝部分未排出的卵残存于体内形成的。另有人说,珍珠与贝壳是同一种物质,甚至可以说珍珠是一种球形的贝壳。这一说法阐明了珍珠和贝壳的形成状况相同,表明人类对珍珠的形成开始有了初步的科学解释。

    1836年,研究者发现文蛤体内有一种寄生虫,便认为珍珠是以该虫为核心而形成的。此后,又有许多学者发现海水与淡水珍珠贝所产生珍珠的核心是吸虫或绦虫的幼虫、头部或卵,因而对寄生虫形成珍珠一说深信不疑。

    1858年,研究者在寄生虫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珍珠以寄生虫的残体为核,在其周围形成珍珠囊。珍珠囊可以分泌珍珠质,层层附于核上,逐渐形成珍珠。在随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珍珠囊学说获得许多珍珠专家的支持。

    从异物寄生虫说到珍珠囊说,人类在对珍珠成因的见解上迈进了一大步。然而,所有这些研究,还只局限于理论层面,没有人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1913年,有人将分开的外套膜表皮细胞注入外套膜内,从而形成珠囊,获得珍珠。这证实了外套膜片体内移植之说。研究者从外套膜组织内移植出发,发展至贝体内脏组织内移植,进一步发展完善为今天的人工珍珠养殖。

    1910年,有研究指出,珍珠囊表皮细胞只由一层细胞构成,它可以分泌出壳角蛋白、棱柱质和珍珠质。

    1925年,研究者发现,珍珠囊壁所受的压力发生变化时,其分泌珍珠质的机能亦发生变化。研究者便根据这种变化来解释珍珠的成层原理。

    1946年,日本科学家滨口文二等用人工方法使贝体内形成粟粒珍珠。此后,日本科学家又从粟粒珍珠的形成中创立珍珠成因的新学说,即贝体不仅可以在外套膜,而且可以在闭壳肌的表皮细胞内因形态和机能的改变而形成珍珠囊,进而产生珍珠。新学说的发明者认为,引起贝类闭壳肌的表皮细胞异常增殖的刺激物质,可能是特殊的愈伤激素。

    现在科学家一致认可这样的结论:珍珠是产在珍珠贝、蚌类软体动物体内,由内分泌作用而生成的含有机质的矿物(文石)球粒。当外界的细小异物进入到珍珠蚌体内,接触到蚌的外套膜时,外套膜受到刺激,便分泌出珍珠质将异物一层一层地包裹起来,这样就形成了珍珠。

 

 

    在大海的深处,在喧嚣的背后,宁静的贝壳内,隐藏着细小卑微的尘埃的梦想。岁月的流逝不曾改变这个梦想,这个梦想在一层层长大,细小卑微的尘埃最终变成了高贵美丽、熠熠生辉的珍珠。

    在珍珠家族以亿万年计的生命繁衍旅程中,在潮起潮落、星移斗转、岁月交替中,感受到沧海桑田。

    也许是6万年前,也许更早,现代人已经散布到世界各地。此时的大陆已经由盘古大陆经过亿万年的演变,分裂漂移逐渐形成今天我们熟悉的样子,海洋也与现在相差无几。在红海之滨,在波斯湾、在阿拉伯海、在印度洋沿岸、在东南亚、在南中国海,人们沿海岸线生活。从温暖的海水中捕捞的贝类,成为人类最稳定可靠的食物之一。

    或许这是平常的一天,海水湛蓝,阳光明媚。一个男人象往常一样剖开了一只大贝,突然,一颗浑圆的珍珠滚落出来。他小心翼翼地将珍珠擦拭干净,阳光下,珍珠散发出彩虹般的光芒。他欣喜若狂,捧着这颗珍珠,飞奔到心爱的女人的身边,将珍珠送给她。

    或许这是不平常的一天,台风骤起,浊浪滔天。人们不能象往日一样捕鱼捞虾,只能顶着狂风在退潮的浅水里捞些被巨浪卷上浅滩的海贝。当人们在躲风避雨的蜗居之地剖开它们时,一颗珍珠出现在眼前。所有部落中的人们聚拢来,人们认为这是神赐之物,是能通灵的宝物。这颗珍珠被精心地保存起来,用来祭祀神灵。

    在珍珠家族遥远的记忆中,这样的故事在波斯湾、在阿拉伯海、在印度洋、南中国海,在不同的地方先后发生过无数次。此后,珍珠家族的记忆和人类的记忆渐渐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