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桑园围故事 守护世界遗产

 

西江江堤上的窦闸。珠江时报记者廖明璨摄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张智敏:

桑园围 育名村

1月8日,广东大观博物馆“听鸿夜话”开讲,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张智敏对历史上的桑园围与村落进行了揭秘。

张智敏带来讲座《沧海桑田,历史上的桑园围与村落》。

历史

守护“粤东粮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2020年12月,佛山桑园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张智敏从事建筑及城市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研究及实践研究数十年,曾多次探访桑园围。他介绍,位于南海和顺德境内的桑园围始建于宋代,因围垦灌溉而“生”,经历数百年、数十代人的“接力”增筑、修葺,至清代,桑园围内原来由各村社修筑的私基逐步联合成为围,逐渐形成了中国古代最大的基围水利工程,成为岭南水乡地区标志性的文化符号。

高效高产的桑基鱼塘系统催生了蚕桑经济,也加速了佛山地区的资本积累和近现代化发展。明清时期,桑园围内丝织业发达,尤其是南海西樵成为广东省最著名的蚕桑之乡、丝绸重镇,其丝织产品畅销海内外,远销至东南亚。至今,西樵仍以纺织业闻名中国。

“民乐有个窦,家家纺织声。”这句民谚说的就是桑园围内的民乐窦,这个水利工程是明清时期水运交通的重要枢纽之一。

那时,满载丝绸的渡轮从民乐窦出发,经官山涌至广州或江门,再由水上丝绸之路远运到东南亚、印度、中东和欧洲。兴旺时,一船丝绸出,一船白银归,民乐窦闸旁的码头因此被誉为“银船码头”。张智敏认为:“是桑园围保障了古代顺德、南海地区安全稳定的生存环境、长期富庶的经济和繁荣的文化。”

在桑园围的孕育之下,九江淡水养殖业非常发达。

现状

丰富遗产内涵讲好治水故事

桑园围自建成以来,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区域防洪、灌溉排水、挡潮等功能。清代桑园围内灌溉农田面积“一千数百余顷”,约合十数万亩。20世纪90年代,桑园围的灌溉农田面积达到20多万亩。直到现在,桑园围工程体系仍在保护着265.4平方公里土地的防洪排涝安全,保障着6.2万亩农田的灌溉供水,维系围内近90万人口的生产生活。

目前,桑园围作为仍在发挥作用的水利工程,由佛山市及南海、顺德两区的水利部门负责保护与维护管理。

为了系统性保护桑园围,传承古代治水智慧、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经验等,佛山市水利局、市文广旅体局等为桑园围“量身定制”了保护规划,计划通过科学有序地保护、利用桑园围灌溉工程遗产综合价值,培育桑园围的文化品牌,将遗产中蕴含的历史文化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和发展,助推佛山经济社会文化转型发展和灌区乡村振兴。

“成功申遗带来的不只是喜悦,还有非常重要的使命。”张智敏表示,在水系连通、节约水资源等方面,桑园围对新时代水利工作仍有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应依托现有遗迹,建设一批水利博物馆、展示馆,普及水知识,讲好桑园围故事和粤港澳大湾区治水历史。

影响

促进乡村发展

在张智敏对桑园围的研究中,桑园围与村落的关系成了他关注的重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很巧妙的,通过一些微小的变化,可以发现两者的相互影响。”

“明代以前建立的村多是多姓村,村址范围标高在10米至13米,清乾隆以后建村基本为单姓村,无高地可依托,多在基塘区建村,标高只有1.2米至3米。”根据历史数据以及烟桥村烟桥正道门楣上刻录的民国甲寅大水水位,张智敏分析,围内绝大多数村落都面临被洪水浸没的危险,水患压力下的宗族生存与发展是促成乡村自治的首要因素,而乡村自治机制的完善进一步促进了水患的治理,同时也导致了具有岭南传统特色的水乡聚落形态的相似演变。

据南海县志及顺德县志记载统计,万历年间全桑园围的村落数为132个。而清乾隆以后村落数量迅速增长,以旧村析出单姓新村为主,这一村落数据变化,充分说明自乾隆年间开始的桑园围大修以及岁修制度的进一步加强和制度化。

在讲座中,张智敏与市民分享了探访桑园围的所见所闻:现在的桑园围地区保留了大量的传统聚落,虽然传统的农业社会关系已经部分被现代工商业社会关系所取代;传统的水上交通河涌系统逐渐萎缩,并被陆上的道路交通所取代;新的农民别墅也替代了原有的简朴民居。但当走近这些传统村落,会发现部分村落中祠堂仍旧在使用,坛庙依旧香火鼎盛,河涌还承担着灌溉基塘和排泄内涝的作用,闸窦还能够启闭控制水位,街巷还保留着原来的走向和肌理,以上这些遗存从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清代聚落发展鼎盛时期的空间形态与结构。

桑园围内,南海西樵镇的松塘村、村头村,简村和九江镇的烟桥村现已成为历史文化名村,其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并不仅仅始于历史文化名村的申报。在桑园围的保护下,宗族为中心乡村自治的传统一直被有意或是无意地传承下来,“名村”这种称号与荣誉给村落带来了机遇。

文/珠江时报见习记者郑慧苗

图/珠江时报记者戚伟雄廖明璨

 

佛山文史专家刘岭峰:

桑园围对南海经济文化 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

桑园围研究是佛山历史文化丛书长期规划的重要课题。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老师刘岭峰长期从事佛山地方文史研究,深入研究和写作桑园围15年。日前,珠江时报采访了刘岭峰,听他深入介绍桑园围对南海经济与文化的重要影响。

记者:桑园围是如何形成?

刘岭峰:桑园围大围的形成,最初的动机主要是抵御水患、围沙造田。桑园围最早称南海桑园围。始筑于北宋末年宋徽宗大观、政和年间(1107年~1118年),由官府发动西樵、九江、沙头、甘竹、两龙等地人口进行修筑。

明洪武廿八年(1395年),由九江人陈博文奉命主持重修桑园围。自甘竹滩筑堤,越天河抵横冈,连亘数十里,使桑园围与鸡公围相连,中塘围与河澎围相连,并堵塞东方倒流港。

明景泰三年(1452年),官府平定黄萧养造反之后成立顺德县。顺德县主要由南海县划出大片土地组成。顺德县成立县以后,有一段桑园围就在顺德境内,因此,桑园围称为南顺桑园围。

樵桑联围由南海、顺德、三水于1987年将樵北大围和桑园围联成,保护南海九江、丹灶、西樵、沙头镇区,三水金本、白坭镇,顺德龙江镇及勒流镇勒北村,合计耕地41.05万亩,人口40多万,故称樵桑联围。

记者:九江是中国淡水鱼苗之乡,西樵是纺织之乡。桑园围对这些经济产业有哪些影响?

刘岭峰:没有桑园围就没有九江淡水养殖业的兴旺发达。九江历代水产养殖业有如下方式:鱼-桑-蚕-鱼(即桑基鱼塘生产方式),鱼-蔗-鱼(即蔗基鱼塘生产方式),鱼-畜-鱼(即养猪粪便和残饵作塘鱼饲料),鱼-禽-鱼(即在塘边建鸡舍、鸭舍,鸡鸭粪便作塘鱼饲料)。

近代中国纺织业起源于南海西樵。南海的主要桑蚕产地,都在桑园围内的大小缫丝场作业。而西樵的陈启沅更是名满天下。“广绣”深得中国王公与贵族社会追捧,更受到欧洲上流社会的钟爱。丝绸之路运往西方南洋的丝绸产品,就直接产自桑园围区域内星罗棋布的聚落、村镇。生丝是法国英国最昂贵的物产。丝织业的发达又带动了相关工业的发展。如印染技术的进步,丝织业和纺织业机械产品的提升等。

记者:可以具体分析桑园围对南海汉儒文化影响吗?

刘岭峰:除了书院、牌坊、祠堂,生活在桑园围地域内的先民非常重视撰写地方志、家谱、家训。其中,《九江儒林乡志》是中国最优秀的乡志。该志仿照正史,参考省府县志范式要求撰写,封建社会修地方志到县级为止。《九江儒林乡志》在方志中地位是一流的。

另外,大儒朱次琦就是九江镇人。简朝亮、康有为都是他的弟子,是重要的儒家九江学派领袖。近代桑园围文化中滋养出来的南海人还有张荫桓、戴鸿慈。此外,张荫桓还记录了光绪朝广东有一年考取13位进士的事情。13位进士中,整个广州府占了9名,南海居4名。明清以后名人辈出,涵盖思想界、近代军事、外交、政治、金融,、外贸、民族工业等领域。

桑园围兴起的经济几乎与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并行发展。在欧洲,相对于贵族和王室而言,新兴的资产阶级是最有活力的阶级,代表着平民意识。西方平民意识最早影响到珠江三角洲。相对于受数千年封建观念影响的中原人民而言,珠江三角洲居民因此比内地居民更早具有平民觉悟。

记者:在南海,赛龙舟传统民俗活动源远流长。桑园围对南海这些传统民俗文化有哪些影响?

刘岭峰:佛山的南海、顺德,广州的番禺等,凡是与桑园围有关的地方都融会成了密集的居民居住地。语言相同,习俗相近,经济繁荣同时促进了地方文化发达,比如,由于形成了圩镇文化,促进了粤剧陶瓷剪纸的繁荣。

此外,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形成了新兴的社会阶层,并产生了社会生活的新需求。饮食文化、休闲文化与日常劳动和谐了。消费观念大大超出了农耕文化的局限。除了劳作,人们开始注重以视、听感觉形态带来的享受。人们不拒绝新的工艺技术和新机器,同样不拒绝新的享乐和刺激,培养了探险精神,对未知领域的认识欲望强烈,为此,赛龙舟等传统民俗活动也在这个时候逐渐兴起,成为当地老百姓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

文/珠江时报记者

黄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