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其居”到“优其居”

每天黄昏,住在南海区桂城街道丽和苑保障性住房的谭卓贤,都会和妻子手挽手在小区里的小广场散步,看邻居打乒乓球,看小朋友玩滑板车,“这几年小区变化很大,从硬件设施到物管服务都越来越人性化了。”谭卓贤说,近几年政府加大投入完善公租房配套设施和服务,让住户住得安心又舒心。

丽和苑于2011年完工,是南海早期的保障性住房项目之一,当时,小区的配套设施并非十分完善。近几年,南海区加大公租房运营管理费用的投入力度,每年投入约2000万元,用于电梯维护、安装监控、绿化建设等公共配套设施和购买社会服务支出,不断提升住房困难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实现从“有其居”到“优其居”的转变。

体验:小区和谐服务贴心

“2年前,小广场还是一块烂地,荒草丛生,后来改造成水泥地,还增加了乒乓球桌、健身器材,装了照明灯,一到晚上就很热闹,大家又唱又跳。”谭卓贤在2011年通过摇珠成功入住丽和苑,作为第一批住户,他对小区的变化很有发言权。

“你看,这是今年新装的智能门禁,与公安系统联网。”谭卓贤说,春节期间那场来势汹汹的疫情,让人人心惶惶,装了智能门禁之后,大家放心多了。

“除了智能门禁外,今年小区还在每个楼层安装了视频监控,实现无死角监控。”丽和苑小区物管负责人李主任说,每年政府都会投入不少的运营管理费用,经过几年的提升,如今小区的设施配套一应俱全,充电桩、无障碍通道、小广场、绿道绿化……在外人看来,保障性住房小区的配套设施已与普通商品房并无二致,甚至更优。

不过,最让谭卓贤称赞的,是小区的贴心服务与和谐氛围。“维修水电、通厕等小事,自己解决不了的,只要打电话给物管,5分钟内就会有人上门服务,修好后自己也不花钱,这些都由政府帮忙付。”谭卓贤说。

而随着“党建引领进小区”综合治理工作的不断深化,小区和谐共建、互帮互助氛围也日益浓厚。对此,谭卓贤深有体会。“我中风之后,腿脚不太灵活,出入都要太太搀扶,每次太太拎重物,保安就会主动上前帮忙。去年有两个邻居中风,物管还发出倡议,动员大家捐款帮他们渡过难关。”谭卓贤说,日常小区的老党员还会主动协助物管浇树淋花。

除了丽和苑,另一个“拎包入住”的保障性住房智盈公租房,也深受住户欢迎。杨根升是湛江人,2年前来到桂城工作,以“新市民”的身份入住智盈公租房。“房间不大,大概30多平方米,但胜在家具齐全,租金明显低于周边的村屋。”杨根升说,入住近两年,自己已和物管相处得像一家人,特别是春节那段时间,物管每天都把疫情防控的要点发到住户群,甚至煲凉茶,而一些住户看到物管辛苦,也会主动送水果。

成效:保障人数约4.2万人

近年来,南海区将提升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水平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谭卓贤、杨根升等群众感受到的点滴变化,正是南海保障性住房项目向规范化、精细化、优质化迈进的缩影。

“十三五”期间,南海区通过国有用地出让自持或配建租赁住房、利用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及社会筹集租赁住房等多种方式,多渠道筹集房源,其中,新筹集大沥沥中保障房(二期)、虹岭花园二期、禾粤尚德居、丽雅嘉园等公租房房源3003套。

截至目前,南海有公共租赁住房项目70个共18369套,目前配租率超过九成,累计保障户数约2.5万户,其中南海区户籍家庭约0.6万户,新市民约1.9万户,惠及总人数约4.2万人,成功实现对本区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并让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得到有效保障。

今年6月,南海重新修订了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实施细则,将保障范围扩大到来南海创新创业的港澳青年,并对烈士遗属、退役军人家属等群体减免、降低租金。与此同时,根据制造业员工流动性较大的特点,南海推进产业园区公共租赁住房“边审核边分配”,进一步加快入住效率,服务群众。

除实物配租外,南海还探索租赁补贴,以更灵活的方式保障住房困难群众。2019年,南海以租赁补贴的形式,向辖区符合条件的250户低保住房困难家庭发放补贴,取得了较好效果。

昨日,南海区住房保障租赁补贴方案正式出台,首次将租赁补贴保障对象扩大到新市民,符合条件的新市民每月最高可领取租赁补贴684元,而本地户籍住房困难家庭则可每月最高领取1140元补贴。

南海区住建水利局相关股室负责人表示,南海是制造业强区,产业工人是不可缺乏的技能人才,他们大部分是新市民,新出台的住房保障租赁方案有利于新市民在南海安居安业。此外,对从事环卫、公共交通等特殊艰苦岗位的新市民,租赁补贴将不设领取年限。

数读 |“十三五”南海公租房建设成效

●通过政府新建、改建、收购、承租和社会投资建设等方式,共筹集公共租赁住房项目70个18369套,其中2016年~2019年新筹集大沥沥中保障房(二期)、虹岭花园二期、禾粤尚德居、丽雅嘉园等公租房房源3003套;

●“十三五”期间,累计保障群众约2.5万户,其中南海区户籍家庭约0.6万户,新市民约1.9万户,总人数约4.2万人;

●每年支出公租房运营管理费用约2000万元,用于电梯维护、安装监控、绿化建设等公共配套设施和购买社会服务支出。

文/珠江时报记者 黎小燕 通讯员 张琼 梁建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