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学为何落户广州南沙?

 港科大为什么要办另一个校园,又为什么选择了落户广州?据香港科技大学研究生与校友联会官方公众号报道,近日,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倪明选在公开场合讲述了港科大选择在广州合作办学的原因。

  近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配套设施迎来新进展。广州南沙庆盛枢纽区块新建纵一路开工。南沙庆盛枢纽区块综合开发项目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科技创新节点,由中国中铁庆盛项目三分部二工区承建的庆盛枢纽区块综合开发项目新建纵一路工程紧邻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是该校区“七通一平”配套设施之一。自去年9月26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项目正式启动以来,项目进度不断刷新。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项目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获批的首个具有法人资格的内地与香港合作办学机构,将在数据科学、机器人与自动系统、生物医药及生物医学工程、先进材料、智能制造及人工智能等交叉学科领域培育人才,深化粤港澳大湾区教学产研合作,推动大湾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选择落户广州,有哪些考虑?倪明选解答了记者的这些疑惑。

效果图

  焦点一:港科大为什么要办另一个校园,又为什么选择落户广州?

  在倪明选看来,这个问题可以拆解为三个层次:为什么港科大需要另一个校园,为什么选择了和广州市合作,港科大广州校园要办什么样的教育。

  倪明选认为,港科大明年就成立三十周年了,三十而立,过去三十年港科大办得还不错,收获了不少成就,跻身全世界五十强。清水湾校园(HKUST 1.0)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要看到港科大面临的挑战,一方面是内地高等教育的巨额投入与迅速崛起,另一方面是自身经济、土地资源的不足局限了发展空间,因此要在未来有所突破,必须找到新的增长点,办一个新校园来解决资源与发展空间的不足则是最自然的想法,从这个角度而言,办广州校园(HKUST 2.0)绝对不是政绩工程,而是港科大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港科大广州校园也是香港科技大学在清水湾校园以外唯一的第二个校园。

  落户广州则是因为港科大与广州一拍即合。港科大在粤港澳大湾区有着深厚的资源,广州则面临深圳、长三角城市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压力,再加上大湾区与国家鼓励合作办学的政策东风,港科大落户广州是非常合适的选择,广州也给了港科大非常大力的支持。至于广州校园要办什么样的教育,其实就是第二个问题的内容。

  焦点二:港科大广州校园的项目是“跟风”追热点吗?

  倪明选认为,港科大广州校园的办学方向是融合学科,这个方向的设立不是空口说白话,而是在多个维度契合港科大需要的。现在与内地的合作办学策略之一,可以采用分校的思路,就是复制本校的学术架构,在中国内地从头建设一次。但是这样的策略容易遇到几个问题,首先是没有办法开辟新的方向,只是“照抄”,只能是把原来的东西在数量上有所进步,发展的空间还是被限制住了,所以港科大希望做一些以前一直想做但是没有机会做的;其次是设立同样的学科容易导致分校之间抢夺资源的问题;再者是设立同样的学科就一定会有本校分校之间的比较,而这种比较不论谁落了下风都会引起不愉快,还会担心发展较弱的一方削弱了学位含金量;并且这种分校模式相对比较独立,不能很好利用已有的资源。综合以上这么多点,港科大广州校园提出的方针就是错位发展,不能复制清水湾校园的模式。

  倪明选说,港科大广州校园对此的选择是发展融合学科,这首先是因为学科交叉是现代科学的必然趋势,不同学科之间碰撞出新的火花,解决在传统领域不能解决的问题,具有非常良好的前景,比如金融科技就在不断挑战传统的金融行业,又比如结合大气、地表与海洋能做出比传统割裂的模型更全面和准确的环境模型。广州校园在发展融合学科上还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没有背负其他老校园的历史包袱,可以专门为发展融合学科进行整个学校的设计。

  交叉学科这么多,港科大要选择做什么呢?倪明选认为,在学科的选择上港科大主要考虑了国家社会的需要与时代的潮流,一方面发展卡脖子工程,比如微电子、高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另一方面紧跟时代潮流。除此之外,港科大在专业设立的选择上还着重发挥清水湾现有学科优势,借力发展广州校园。学校的期望是毕业证书含金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

  焦点三:Hub-Thrust(学域)架构是否“换汤不换药”,只是院—系架构的另一种表述?

  倪明选认为,在传统的院系架构下,各院各系都想尽力争取更多的资源,不利于学科交流和融合,所以在广州校园既然要发展融合学科,首先要从组织架构上做出有针对性的设计。在教学上广州校园依然是Hub-Thrust层级结构的,但是在科研上希望实验室是交叉的,不同的实验室要以任务为导向聚集不同领域的人一起合作,而不是只局限在自己学科之内。除了组织架构,在实际地理分布上广州校园也会打散教师办公室,让不同学科的老师彼此之间做邻居,创造更多机会让他们碰撞出火花。并且港科大还会对所有新老师进行融合学科的培训、通过双导师制度让学生一定要接触到跨学科的内容、并且对教师评估晋升的标准也做出调整,在多个制度上鼓励与维持学科融合。

  在学生培养上港科大也会根据融合学科有所创新,包括更加强调产学研结合、更多采用翻转课堂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与提出问题、采用车间实验室(fab-lab)的形式让工科相关的学生从仅仅是模拟升级到把东西做出来,以及促进学者与科大工程师团队的合作,助力知识转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