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风文明、生态宜居、农旅发展……

 为记录好、呈现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壮举,我国宣传思想战线组织开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活动。这次调研,对于为全面小康立传、为伟大时代写史,推动宣传思想战线守正创新、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即日起,本报开设《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栏目,推出记者发自一线的报道,将侨乡人民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而奋斗的非凡历程记录好、辉煌成就展示好、成功经验总结好。

    文/江门日报记者 谌磊

    提起鹤山市共和镇来苏村,首先映入脑海的是该村党群服务中心墙上挂满的荣誉“牌匾”——“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绿化乡村”“广东省文明村”“广东省名村”……

    来苏村是江门市、鹤山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近年来,该村在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美丽乡村等工作中持续发力,乡风文明、生态宜居、农旅发展……这些新理念所带来的不仅是来苏村硬件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唤醒了村民们对“小康生活”的具体理解,也成为来苏村打开幸福盒子的“密码”。

    乡村振兴让来苏村成“明星村”

    来苏村建村已近千年,素有“千年钟氏村”之称,省道270线穿境而过,村域面积7.28平方公里,辖下福临、瓦园、大地、古巷、和安五条自然村。来苏村一直努力为村民创造最理想的生活环境。

    近日,记者走进来苏村,看到老人们正在下棋、唱歌、跳舞,孩子们在文化广场嬉戏打闹,呈现出一派和谐画面。

    钟雪勤是来苏村委会妇女主任,忙碌了一天后,她最喜欢到村文化广场与姐妹们跳上一支广场舞,排练女子快板。

    聊起来苏村这些年的变化,钟雪勤说:“乡村振兴让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农业、旅游相结合,来苏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如今村里人走出去精气神更足了。”

    时针拨回2018年6月,来苏村作为江门市、鹤山市启动的先行村,开启了轰轰烈烈的“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也拉开了乡村振兴、旧貌换新颜的序幕。

    然而在村子转变前,不理解不配合也一度成为乡村发展的阻力,部分村民不愿意拆旧,有关部门及乡村干部克服重重困难,一步步做通了大家的思想工作。

    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村民成了最大受益者。旧学校升级改造后成了一个集驻村义工、农家书屋、居家养老、村民办事大厅以及共和党校来苏分教点为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村内文化广场、公园、道路、绿化、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全部完工……来苏村人居环境发生了巨大转变,生态宜居的环境让村民生活更幸福。“村里的道路平整了,绿化也好了,破旧房屋不见了,乱堆放的垃圾也消失得无影无踪……来这里旅游观光的人也多了。”村民钟月女说。

    近年来,来苏村以钟氏大宗祠、旧物陈列馆等为载体,深入挖掘钟氏传统家训内涵,弘扬来苏快板、女子醒狮等非物质文化,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机。

    探索农旅产业发展新路子

    近年来,来苏村进行整体规划和功能布局,划分为党建引领区、文化传承区、法治示范区、乡风文明区、康体运动区及居民生活区六大区域进行打造,统筹推进农村经济、民俗文化、生态文明等建设。随着一张张纸上蓝图逐渐变成现实,村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和美好的将来。

    以前,来苏村生产经营方式单一,以小农经济为主,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集体经济薄弱……当时来苏村经济以传统农业——“三瓜两豆一葛”(苦瓜、黄瓜、青瓜、肉豆、豆角、粉葛)种植为主。“未来的方向在哪里?村子如何走上真正的快速、可持续发展路子?那就是要充分发挥来苏的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探索农旅产业发展新路子。”来苏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钟瑞行说。

    “要发展乡村旅游,首先要‘打扫干净村子’再迎客,有了美丽的乡村环境,才是一切发展的基础。”钟瑞行说,乡村民宿是一种独特的个体文化表达方式,振兴乡村、复兴传统、留住乡愁,是来苏人的集体意识和共同担当。该村利用保存良好的百年老宅,打造成高品质的民宿旅馆。一期共有8间民房20多个房间,民宿项目将进一步提升来苏村接待能力和吸引力。今年国庆期间,来苏民宿示范项目将开放。该项目是来苏村探索农旅产业发展的重要一招,将结合休闲带动和文化带动,扩大消费吸引力。

    今年以来,来苏村开始了村集体股份制改革的试点工作。长期以来,来苏村持续发展茶叶种植。在兰石水库旁,是一片片种满茶树的来苏茶场,这里种植有茶树20多种,是江门最大的茶树品种园之一。然而,单靠茶叶种植,始终未能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未能实现全村真正走上致富之路。为了改变现状,9月10日,共和镇同鸿业集团签订《项目合作投资协议》,正式敲定来苏茶园乡村旅游示范景区项目,该项目投资6亿元,将真正发挥来苏茶场的经济价值,让来苏村集体经济壮起来、强起来、富起来。

(责任编辑: 李芳菲  二审:宁园  三审:陈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