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

  广东东莞市是一个经济发达,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工农业都较为发达的城市,以下资料为东莞市的详细介绍:
  
  东莞市位于中国华南,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1′-114°15′,北纬22°39′-23°09′。最东端是谢岗镇的银瓶嘴山,最南端是凤岗镇雁田村的雁田水库,最西端是沙田镇西大坦村的狮子洋中心航线,最北端是中堂镇潢涌村大坦小组的东江北支流中心航线。东西长约70.45公里,南北宽约46.8公里。东莞市东接惠州市惠城区和惠阳区,南抵深圳市龙岗区和宝安区,西挨广州市南沙区、番禺区和萝岗区,北达增城市和博罗县;四周共与穗、深、惠的9个县级行政区接壤。
  
  行政区划
  
  1985年,东莞县经国务院批准列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同年9月撤消东莞县,建立(县级)东莞市;1988年1月升格为地级市,东莞市是全国五个不设市辖区的地级市之一,直属广东省。(其它四个为广东省中山市、海南省三亚市,甘肃省嘉峪关市,海南省三沙市)
  
  1986年,东莞市开始撤区建镇,实行镇辖村体制;同年2月4日,经广东省政府批准撤销东莞市莞城镇和篁村区、万江区、附城区等3个区公所,设立东莞市莞城街道办事处、万江区街道办事处、附城区街道办事处、篁村区街道办事处。2000年3月,撤销附城区街道办事处设立东城街道办事处;2001年10月,(huáng)篁村区街道办事处改名为南城街道办事处;2002年1月,撤销1988年1月起分设的城内区、城外区街道办事处,合并重新设立莞城街道办事处;2002年11月,万江区街道办事处更名为万江街道办事处。至此2011年9月东莞市下辖28个镇和4个街道;各镇(街道)共下辖383个村和214个社区。村下辖若干村民小组,社区下辖若干居民小组。东莞实行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行政区管理;镇行政管理机构为镇人民政府,街道行政管理机构为街道办事处;村行政管理机构为村民委员会,社区行政管理机构为社区居民委员会。
  
  截至2012年5月1日,东莞市辖32个镇(街道);其中包括4个街道(莞城街道、南城街道、东城街道、万江街道);28个镇(石碣镇、石龙镇、茶山镇、石排镇、企石镇、横沥镇、桥头镇、谢岗镇、东坑镇、常平镇、寮步镇、大朗镇、黄江镇、清溪镇、塘厦镇、凤岗镇、长安镇、虎门镇、厚街镇、沙田镇、道滘镇、洪梅镇、麻涌镇、中堂镇、高埗镇、樟木头镇、大岭山镇、望牛墩镇)。
  
  东莞市区由莞城街道、南城街道、东城街道、万江街道组成;中共东莞市委员会、东莞市人民政府驻东莞市南城街道胜和社区鸿福路99号。2010年东莞市常住人口为823万人,陆地面积2465平方公里。
  
  2011年广东省东莞市各镇(街道)行政区划情况如下:
  
  街道:(4个)
  
  1莞城街道:辖东正、市桥、北隅、西隅、罗沙、博厦、兴塘、创业,共8个社区;莞城街道办事处驻市桥社区高第街1号。
  
  2南城街道:辖鸿福、宏远、胜和、元美、亨美、三元里、篁村、新基、周溪、袁屋边、白马、石鼓、蛤地、西平、雅园、水濂、新城,共17个社区;南城街道办事处驻胜和社区莞太路51号。
  
  3东城街道:辖岗贝、花园新村、东泰、温塘、桑园、周屋、余屋、鳌峙塘、峡口、柏洲边、上桥、下桥、樟村、梨川、堑头、主山、石井、同沙、光明、牛山、立新、火炼树、星城,共23个社区;东城街道办事处驻岗贝社区东城路(东城大道)。
  
  4万江街道:辖万江墟、万江、石美、莫屋、拔蛟窝、黄粘洲、蚬涌、谷涌、小享、滘联、上甲、新村、新谷涌、共联、水蛇涌、大莲塘、牌楼基、严屋、大汾、流涌尾、金泰、曲海、坝头、胜利、官桥滘、简沙洲、新和、新城,共28个社区;万江街道办事处驻万江社区万福路。
  
  镇:(28个)
  
  1石碣镇:辖城中1个社区及石碣、唐洪、黄泗围、西南、单屋、梁家、沙腰、刘屋、水南、四甲、鹤田厦、涌口、横滘、桔洲14个行政村;石碣镇人民政府驻城中社区。
  
  2石龙镇:辖中山东、中山西、兴龙3个社区及西湖、忠维、林屋、蒲溪、新维、王屋洲、黄家山7个行政村;石龙镇人民政府驻王屋洲村。
  
  3茶山镇:辖茶山圩、茶溪2个社区及上元、茶山、下朗、横江、增埗、卢边、寒溪水、南社、塘角、博头、冲美、粟边、孙屋、超朗、京山、刘黄16个行政村;茶山镇人民政府驻茶山圩社区。
  
  4石排镇:辖太和1个社区及石排、下沙、福隆、庙边王、沙角、黄家壆、赤坎、向西、水贝、田寮、横山、埔心、谷吓、塘尾、李家坊、田边、中坑、燕窝18个行政村;石排镇人民政府驻太和社区。
  
  5企石镇:辖宝石1个社区及铁岗、深巷、湖美、博夏、上洞、江边、旧围、清湖、东平、上截、下截、东山、莫屋、杨屋、新南、南坑、铁炉坑、企石、霞朗19个行政村;企石镇人民政府驻企石村。
  
  6横沥镇:辖恒泉1个社区及石涌、隔坑、半仙山、田头、田坑、横沥、村头、长巷、田饶步、六甲、村尾、水边、新四、山厦、月塘、张坑16个行政村;横沥镇人民政府驻半仙山村。
  
  7桥头镇:辖莲城、田新、桥头、大洲、迳联、岭头6个社区及田头角、李屋、朗厦、岗头、屋厦、禾坑、邓屋、邵岗头、东江、山和、石水口11个行政村;桥头镇人民政府驻莲城社区。
  
  8谢岗镇:辖泰园1个社区及黎村、窑山、南面、大龙、大厚、赵林、稔子园、五星、曹乐、谢岗、谢山11个行政村;谢岗镇人民政府驻泰园社区。
  
  9东坑镇:辖草塘、骏达2个社区及东坑、坑美、角社、塔岗、黄麻岭、初坑、凤大、黄屋、寮边头、长安塘、新门楼、井美、彭屋、丁屋14个行政村;东坑镇人民政府驻骏达社区。
  
  10常平镇:辖常平、新民2个社区及岗梓、塘角、苏坑、袁山贝、金美、还珠沥、朗贝、桥沥、卢屋、九江水、朗洲、陈屋贝、司马、霞坑、漱旧、漱新、黄泥塘、元江元、横江厦、沙湖口、白石岗、松柏塘、上坑、木棆、下墟、板石、田尾、白花沥、桥梓、麦元、土塘31个行政村;常平镇人民政府驻常平社区。
  
  11寮步镇:辖寮步、塘边、横坑、岭厦、新旧围、缪边、牛杨、泉塘、坑口、良平10个社区及西溪、凫山、石龙坑、石步、良边、富竹山、塘唇、向西、霞边、上屯、下岭贝、竹园、上底、药勒、刘屋巷、浮竹山、陈家埔、井巷、小坑、长坑20个行政村;寮步镇人民政府驻寮步社区。
  
  12大朗镇:辖大朗、佛新、巷头、屏山、竹山、巷尾、求富路、长塘、黄草朗、大井头、圣堂、长富12个社区及高英、洋乌、洋坑塘、松柏朗、黎贝岭、松木山、犀牛陂、水平、宝陂、石厦、杨涌、沙步、新马莲、佛子凹、蔡边、水口16个行政村;大朗镇人民政府驻大朗社区。
  
  13黄江镇:辖新市、田美、三新3个社区及社贝、鸡啼岗、袁屋围、合路、北岸、田心、龙见田、旧村、长龙、星光、大冚11个行政村;黄江镇人民政府驻新市社区。
  
  14清溪镇:辖清溪1个社区及浮岗、上元、清厦、铁松、铁场、谢坑、青皇、大埔、长山头、三中、九乡、三星、渔梁围、厦坭、大利、土桥、重河、松岗、罗马、荔横20个行政村;清溪镇人民政府驻清溪社区。
  
  15塘厦镇:辖塘厦、三局、林村、石潭埔、四村、振兴围、大坪、莆心湖、平山、诸佛岭、桥陇、龙背岭、石鼓、田心、横塘、蛟乙塘、凤凰岗、莲湖、沙湖、石马、清湖头、塘新22个社区;塘厦镇人民政府驻四村社区。
  
  16凤岗镇:辖凤岗1个社区及雁田、官井头、油甘埔、凤德岭、塘沥、黄洞、竹塘、竹尾田、三联、五联、天堂围11行政村;凤岗镇人民政府驻三联村。
  
  17长安镇:辖长盛、涌头、霄边、咸西、锦厦、新安、乌沙、新民、沙头、上沙、厦岗、厦边、上角13个社区;长安镇人民政府驻长盛社区。
  
  18虎门镇:辖虎门寨、东方、则徐、大宁、树田、白沙、沙角、怀德、博涌、镇口、村头、新联、九门寨、居岐、金洲、南面、北栅、小捷滘、北面、陈村、东风、武山沙、黄村、南栅、龙眼、宴岗、赤岗、路东、新湾、民泰30个社区;虎门镇人民政府驻则徐社区。
  
  19厚街镇:辖竹溪1个社区及厚街、珊美、宝屯、三屯、陈屋、赤岭、河田、寮厦、汀山、环冈、大迳、新围、桥头、南五、新塘、涌口、双岗、溪头、沙塘、宝塘、下汴、白濠22个行政村;厚街镇人民政府驻珊美村。20沙田镇:辖横流、滨港2个社区及中围、和安、大流、泥洲、杨公洲、福禄沙、阇西、民田、先锋、西大坦、穗丰年、大泥、齐沙、稔洲、义沙、西太隆16个行政村;沙田镇人民政府驻滨港社区。
  
  21道滘镇:辖兴隆1个社区及南城、南丫、闸口、大鱼沙、小河、永庆、北永、昌平、厚德、九曲、大罗沙、大岭丫、蔡白13个行政村;道滘镇人民政府驻闸口村。
  
  22洪梅镇:辖洪梅1个社区及洪屋涡、新庄、梅沙、氹涌、黎洲角、夏汇、尧均、乌沙、金鳌沙9个行政村;洪梅镇人民政府驻洪梅社区。
  
  23麻涌镇:辖麻涌、麻二2个社区及麻一、麻三、麻四、大步、东太、新基、川槎、鸥涌、华阳、南洲、大盛、漳澎、黎滘13个行政村;麻涌镇人民政府驻麻涌社区。
  
  24中堂镇:辖中心、斗朗、红锋、东泊、江南5个社区及潢涌、三涌、湛翠、凤冲、袁家涌、吴家涌、鹤田、中堂、一村、东向、蕉利、槎滘、下芦、马沥、四乡15个行政村;中堂镇人民政府驻中心社区。
  
  25高埗镇:辖新创1个社区及洗沙、卢溪、宝莲、塘厦、草墩、护安围、保安围、三联、横滘头、低涌、朱磡、新联、欧邓、芦村、高埗、凌屋、上江城、下江城18个行政村;高埗镇人民政府驻洗沙村。
  
  26樟木头镇:辖圩镇、樟罗、百果洞、樟洋、石新、柏地、官仓、裕丰、金河9个社区;樟木头镇人民政府驻圩镇社区。
  
  27大岭山镇:辖大岭山、农场、领居3个社区及太公岭、大塘朗、下高田、连平、鸡翅岭、马蹄岗、金桔、大沙、百花洞、大塘、水朗、杨屋、矮岭冚、颜屋、大片美、梅林、元岭、大岭、新塘、旧飞鹅、大环21个行政村;大岭山镇人民政府驻领居社区。
  
  28望牛墩镇:辖望牛墩1个社区及李屋、望东、扶涌、赤滘、五涌、下漕、上合、聚龙江、望联、洲湾、洲涡、杜屋、寮厦、芙蓉沙、官桥涌、横沥、福安、石排、官洲、朱平沙、锦涡21个行政村;望牛墩镇人民政府驻望牛墩社区。
  
  历史沿革
  
  东莞的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夏朝时,东莞属南交地。春秋战国时,东莞属百越之地。前214年,秦始皇并岭南,东莞属南海郡番禺县地。东汉顺帝分番禺设立增城县,东莞于当时增城治下。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东莞立县,初名宝安。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更名东莞,县治置于涌(今莞城街道)。东莞相传因地处广州东面(今东南面)及盛产水草(莞草)而得名。清朝,林则徐在东莞虎门销烟。抗日战争时期,东莞是东江纵队的抗日根据地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莞县属东江行政区管辖。1952年又属粤中行政区。1956年属惠阳专区。1985年东莞县经国务院批准列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同年9月撤县建市(县级市)。1988年1月升格为地级市。是“广东四小虎”之一。(广东四小虎指1980年代广东珠三角崛起的四座经济发展迅猛的中小城市——南海、顺德、东莞、中山,当时是广东改革开放先走一步的象征。2005年“四小虎”已接近或达到了国际公认的人均GDP5000至9000美元的“发展门坎”。所谓小虎,是指跟深圳这样的大经济特区相比,它们的城市基础设施规模、人口规模等较小,而实际的外向型产业规模并不小),号称“世界工厂”。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东莞市地质构造上,位于罗浮山断裂带南部边缘的北东向博罗大断裂南西部、东莞断凹盆地中。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貌以丘陵台地、冲积平原为主,丘陵台地占44.5%,冲积平原占43.3%,山地占6.2%。东南部多山,尤以东部为最,山体庞大,分割强烈,集中成片,起伏较大,海拔多在200~600米,坡度30℃左右,银瓶嘴山主峰高898.2米,是东莞市最高山峰;中南部低山丘陵成片,为丘陵台地区;东北部接近东江河滨,陆地和河谷平原分布其中,海拔30~80米之间,坡度小,地势起伏和缓,为易于积水的埔田区;西北部是东江冲积而成的三角洲平原,是地势低平、水网纵横的围田区;西南部是滨临珠江口的江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而低陷,是受潮汐影响较大的沙咸田地区。东莞控东江和广州水道出海之咽喉,有海岸线115.94公里(含内航道),海域面积15000公顷,浅海滩涂面积4500公顷,主航道岸线53公里,虎门港湾是建设深水港的良好地址。
  
  气候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差振幅小,季风明显。1996~2000年,年平均气温为23.1℃。最暖为1998年,年平均气温为23.6℃;最冷为1996年,年平均气温为22.7℃。一年中最冷为1月份,最热为7月份。年极端最高气温37.8℃(出现在1999年8月20日),年极端最低气温3.1℃(出现在1999年12月23日)。日照时数充足,1996~2000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73.7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42%。其中,2000年,日照时数最多,达2059.5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46%;最少是1997年,仅有1558.1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35%。一年中2~3月份日照最少,7月份日照最多。雨量集中在4~9月份,其中4~6月为前汛期,以锋面低槽降水为多。7~9月为后汛期,台风降水活跃。1996~2000年年平均雨量为1819.9毫米。最多为1997年,年雨量2074.0毫米;最少为1996年,只有1547.4毫米。
  
  水文
  
  东莞市主要河流有东江、石马河、寒溪水。市境96%属东江流域,东江干流自东北角博罗县、惠州市惠城区之间入境后,沿北部边境自东向西行至桥头镇新开河口,有发源于深圳市宝安区的石马河流入,至企石镇有企石河流入。至石龙镇分出东江南支流后,东江北干流续流至石滩,与来自增城市的支流汇流,经石碣镇、高埗镇、中堂镇、麻涌镇的大盛村注入狮子洋;东江南支流斜向西南,在峡口社区接纳来自市境中部的寒溪水,峡口以下有三支较小的支流牛山水、蛤地水和小沙河,自东向西汇,入流经石碣镇、莞城街道、道滘镇、厚街镇、沙田镇于泗盛注入狮子洋。东江北干流与南支流之间为东江三角洲的河网区。
  
  资源
  
  矿产资源
  
  市内已知矿产有Ⅶ类19种,矿床点66处。其中金属矿产Ⅲ类8种,矿床点34处:黑色金属矿产10处(铁矿点9处,钛铁矿1处),有色金属矿产23处(铜矿点4处、铅锌矿点4处、钨矿点10处、锡矿点4处、钛矿点1处),贵金属黄金矿化点1处。非金属矿产Ⅵ类11种32处:冶金辅助原料矿产9处(耐火粘土4处、泥炭土4处、石油1处),化工原料矿产14处(黄铁矿点6处、重晶石矿点3处、钾长石矿点4处、石盐矿点1处),建材非金属矿点3处(水泥灰岩2处、水泥粘土1处)。主要分布在东莞中部、南部和东部的山地,丘陵地带。矿产分布分散,无规律。
  
  动植物资源
  
  东莞市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主要分布于山区和丘陵地带,体型较大的野兽多栖息在东南山区,一般兽类出没于平川、丘陵。主要野生动物有:哺乳类、鸟类、鱼类(134种)、甲壳类和多种贝类、两栖、爬行类、昆虫类等。主要野生植物有:树类114种、竹类23种、内陆水域水生维管束植物48种,水果类40多种、野生中草药89种。内陆水域中常见的浮游生物共8门110属。
  
  电力能源
  
  东莞一向十分重视电源电网建设,国家在这里建设的沙角电厂,是全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基地之一,发电装机容量388万千瓦。另外,本市自行建设的电厂18间,发电装机容量261.77万千瓦。电网建设方面,全市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05座,主变容量3178.2万千伏安,各镇街均有二到三座110或220千伏变电站,2005年供电量415.66亿千瓦时。
  
  东莞市电力供应充足,全市有变电站92座,拥有主变台数257台,主变容量2489.8万千伏安。实行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对重点企业实行双回路供电。2004年全市供电量372.84亿千瓦时,完全能保证生产、生活用电。2004年,全市自来水日供能力430万立方米,全年综合供水能力15.69亿立方米,全年供水量14.01亿立方米。自来水普及率98%,完全能满足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用水的需要。
  
  编辑本段交通
  
  概况
  
  东莞市公路交通十分发达,107国道、广深高速公路和莞深高速公路贯穿南北,境内4条主干公路和13条联网公路均为一级公路。目前,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759公里,平均每百平方公里国土有等级公路111.93公里,把国道、高速公路、铁路、港口、机场连成一体。东莞交通、通信发达,电源充足,淡水资源丰富,防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强,发展工农业生产条件甚为有利。
  
  简史
  
  ●东莞公共交通始于民国18年,建恒公司经营惠(惠州)樟(樟木头)的公路汽车运输,至建国时期,东莞县有客车13辆。
  
  ●东莞公路汽车运输在建国后开始复兴,上世纪60年代的客运车辆车况非常简陋,车厢用木板围成,车辆动力不足爬坡艰难。
  
  ●“文革”期间,萌芽状态的公共交通陷入停顿,直到70年代才逐步恢复。
  
  ●1986年东莞撤县建市,当年底,交通局出资买来4辆中巴车,开通了两条线,东莞主城区内的公交系统开始营运。
  
  ●1989年11月,时任东莞市长郑锦滔组织召开市长联席会议,讨论建立专业化公司来运营公交,公司命名为“东莞市公共汽车公司”。
  
  ●2003年12月,崭新的城巴第一次运行在东莞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东莞才开始拥有真正意义的城市公交。●东莞除了主城区由城巴公司经营,镇内“一镇一公汽”发展外,跨镇线路由28家运输企业经营。
  
  公路桥梁
  
  为省重点工程,工程起于东莞市虎门镇,主线起点接广深高速公路,新联支线起点接广深高速公路及省道S358(虎门轮渡公路)通往虎门港,两线在花灯盏合拢,起点线型呈Y型。主线长41.458公里,新联支线长11.571公里,合计总长53.029公里。沿线设东深、东莞火车东站、常平、莞樟、莞深、松山湖、龙大高速、大岭山、五点梅、新联等互通立交;全线设分离式隧道两座,单洞总长2.971公里,隧道宽14.5米;设特大桥10座、大桥35座,桥梁总长约18.638公里(不含匝道桥),桥隧总长20.123公里,占线路全长的38%。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车速120公里/小时。
  
  东部快速干线。工程起于寮步上屯(接松山湖大道),经茶山、横沥、石排、企石等镇,终于桥头镇桥新大道(接省道S255),建设总里程28.13公里(其中快速路21.23公里,城市主干路6.9公里),2005年9月28日建成通车。全线为双向六车道,设计车速为80公里/小时,共有主线桥梁33座。中央分隔带及道路两侧景观绿化、照明、交通工程同步实施。
  
  广深公路(老107国道,今省道S258和S358,主要路段为莞太路)。自广州至深圳,东莞市辖段长57.7公里,贯穿我市中堂镇、万江街道、莞城街道、南城街道、厚街镇、虎门镇、长安镇,七个镇街。
  
  莞惠公路(省道)。市辖段长60.54公里,由莞城镇(今莞城街道)经附城镇(今东城街道)、寮步镇、大朗镇、黄江镇、樟木头镇、谢岗镇六个镇街至惠州。
  
  东深公路。即省道S255东莞段,纵贯桥头、常平、樟木头、塘厦、凤岗等镇,经常平、樟木头,在塘厦林村另辟新线至凤岗,于凤岗海关附近接回东深旧路,建设总里程49.845公里(其中新建公路31.6公里,旧路改造18.4公里)。全线采用双向6或8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2005年9月28日建成通车。
  
  十三条联网公路,总长268.3公里。其中莞桥线33公里;石大线31.5公里;樟凤线24.3公里;东横石线20公里;中广线16公里;大桥线20公里;望洪道线14.5公里;厚虎线21公里;万石线18公里;公常线23.5公里;莞道厚线13公里;清龙线24.5公里;新湾线4公里。这十三条公路均为一级水泥路,与市内五条主干公路联结成网。广深珠高速公路,东莞路段全长47.5公里,贯穿我市麻涌、中堂、望牛墩、道滘、南城、厚街、虎门、长安八个镇街。市段内设有7个立交进出路口。
  
  莞深高速公路,自行策划、自行投资、自行组织建成全国第一条地方高速公路,一、二期工程全长41公里路。虎门大桥,地处鸦片战争的珠江口,连接虎门、番禺两地。虎门大桥工程总投资29.4亿元,全长15.76公里,主桥长4.6公里,桥面双向六车道,设计昼夜通车量为12万车次。大桥辅航道桥是270米连续钢结构桥,居同类桥梁世界第一;主跨净空高60米,桥下可通航10万吨巨轮。虎门大桥的通车,使从香港、深圳至珠海、中山等地的陆路交通自此缩短了120公里。
  
  铁路
  
  东莞是广九铁路、广梅汕铁路与京九铁路的交汇点,呈人字形于常平镇分别向南、北和东部伸延,贯通我市埔田、丘陵、山区等东部各镇街。东莞铁路口岸是国家一类口岸
  
  广九铁路贯穿我市石龙、茶山、横沥、常平、樟木头、塘厦、凤岗等七个镇,全长56公里。
  
  广梅汕铁路在常平接轨经谢岗延伸粤东市段长23公里。
  
  京九铁路在我市境内设有谢岗、常平、樟木头、塘厦4个站。常平线路客运口岸是国家一类口岸,是广东四大铁路客车口岸之一。
  
  高铁
  
  广深港高速铁路(经虎门站)。
  
  轻轨
  
  广深港客运专线(经东莞市沙田镇、虎门镇、长安镇)、穗莞深城际、佛莞深城际、广佛珠城际、东莞轻轨、莞惠城际轨道(轻轨可直达香港)
  
  地铁
  
  东莞4条地铁总长218.3公里有76个车站(建设当中)
  
  东莞市轨道办提供的资料显示,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由4条市域骨干线路构成,总长218.3公里,共设置车站76座,其中城市轨道间换乘枢纽车站4座,途经22个镇街。其中:
  
  1号线:线路总长69.6公里,车站24座,途经麻涌镇、望牛墩镇、洪梅镇、道滘镇、万江街道、南城街道、东城街道、大岭山镇、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大朗镇和黄江镇11个镇街(产业园),北端和南端分别预留与广州、深圳城市轨道交通衔接的条件。
  
  2号线:线路总长55.7公里,车站23座,途经石龙镇、茶山镇、东城街道、南城街道、厚街镇、虎门镇和长安镇7个镇街。其中,一、二期(东莞火车站-虎门火车站段)37.7公里已于2010年动工建设,计划2015年上半年开通运营。2号线南端预留与深圳城市轨道交通衔接的条件。
  
  3号线:线路总长66.2公里,车站24座,途经长安镇、大岭山镇、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大朗镇、东坑镇、常平镇、桥头镇和企石镇8个镇街(产业园),南端预留与深圳城市轨道交通衔接的条件。
  
  4号线:线路总长26.8公里,车站9座,途经黄江镇、塘厦镇和清溪镇3个镇。
  
  航道
  
  全市境内拥有航道82条,可通航里程798公里。主要航道有东江干流、东莞水道、太平水道、麻涌水道、中堂水道、倒运海水道、大汾北水道和寒溪水水道。其中东莞水道1993年由7级航道改造为4级航道,可通航500吨级以下船舶。拥有河口海岸线53公里,万吨级轮船可沿珠江口狮子洋水道进入虎门、沙田、麻涌三镇。
  
  港口
  
  东莞位于珠江出海口,虎门历来就是我国南方的重要门户,溯珠江而上,可分别通达粤东、粤北、粤西乃至广西等地。主要港口——虎门港是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国籍船舶开放,每天都有客货轮直达香港。目前虎门港已建成2000吨级至35000吨级泊位11个,设计能力600万吨,同时,还有莞城港区、石龙港区和中堂、望牛墩、麻涌、新民、洪梅等一批水路进出口货物装卸点,港口货物集散非常方便。
  
  站场
  
  1.汽车客运站场,全市现有客运站场47个,总面积38.9万平方米,其中一级站1个,二级站9个,三级站3个,四级站8个,简易站场(含专线发车点)26个。站务量为日发班次3300班,日过往班次580班,2001年日均发送量135500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8.83%。
  
  2.目前东莞市没有货运站场,有三个物流中心,分别是篁村的龙骏物流中心,南方物流中心和塘厦利沣物流中心。
  
  1、【运输运力和线路分布状况】
  
  全市现有营运汽车78883辆,124747吨位;其中营运货车71805辆,营运客车7078辆。营运汽车中,客运班车3704辆;旅游客车17辆;出租客车3357辆。全市拥有船舶536艘,总载重吨152849吨,其中出港澳船舶166艘,总载重吨90656吨。
  
  全市拥有客运班线839条,日发班次3434班;其中跨省线路204条,日发245班次;跨地(市)111条,日发389班次;地(市)内524条,日发2800班次。班线839条,日发班次3434班;其中跨省线路204条,日发245班次;跨地(市)111条,日发389班次;地(市)内524条,日发2800班次。
  
  2、【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及运输状况】
  
  1、市公共汽车总公司
  
  目前唯一的全市性公共汽车营运企业。拥有营运车辆583台,其中莞邑公司103台,双层巴士18台,开通公交线路45条。
  
  2、各镇公共汽车
  
  目前全市拥有各镇成立的公共汽车18家,主要在各镇辖区内运行,拥有运力236台大中巴士。
  
  3.市内专线营运
  
  跨镇专线以及旅游专线。
  
  4、城市城巴、城市小巴
  
  市区(莞城街道、南城街道、东城街道、万江街道)运营路线。
  
  5、城际巴士
  
  为了配合珠三角一小时生活圈,开通了到广州、深圳、惠州城际巴士。分别为莞穗巴士、莞深巴士、莞惠巴士。
  
  7.出租小汽车全市共有24家出租小汽车公司,分布于城区和各镇街之间运营。
  
  人口
  
  2010年东莞市户籍人口为181.77万人,外来暂住人口为411.5万人,常住人口为822.02万人。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计,东莞市普查人口中,汉族人口625.99万人,占总人口的97.12%;少数民族人口18.58万人,占2.88%。
  
  社会
  
  卫生
  
  2009年年末全市有医疗机构总数2106个,其中门诊、诊所、卫生站、医务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基层医疗机构2033个,卫生技术人员35766人,医院病床18080张。全市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48个,覆盖了全市300多个村(社区)。全年诊疗总人数上升8.0%,全市多镇评选为:全国卫生镇街。
  
  体育
  
  2009年全年东莞运动员共获得122枚金牌、104枚银牌、128枚铜牌。其中夺得国际赛金牌8枚;夺得全国赛金牌20枚;夺得广东省赛金牌94枚、银牌92枚、铜牌113枚。
  
  电信通信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东莞通信事业也蓬勃兴起。一个交换程控化、传输光纤化、数字化的现代通信网络已经建成。程控电话、移动电话普遍应用,全市城乡各地与国内、国际通话都极为方便。目前电话普及率(含移动电话)每百人210户,因特网用户52.90万户。2005年,全市邮电业务收入132.82亿元,平均每天邮电业务量3600多万元。
  
  水利工程
  
  供排水:主要的供水工程有东深供水工程、东江引水工程以及分布全市各镇街的自来水厂。
  
  东深供水工程是国家建设的大型供水工程,主要供水香港、深圳及本市沿途各镇。今年第四期扩建工程完成后,年供水量可达24.23亿立方米,其中供香港11亿立方米。
  
  东江引水工程是本市自行兴建的大型引水工程,全长83公里。其主要功能一方面排除内涝积水;另一方面引东江淡水灌溉沿线耕地及沿海咸潮地区,解决沿途14个镇街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自来水厂原来主要以各镇街为单位兴建,目前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已达98.6%。为了进一步提高供水质量,先后展开了市中西部供水工程、东部供水工程、水乡片供水工程的建设,建成后供水能力将超200万m3/日。目前,已建成的现代化大型水厂3座,大型供水网250公里,供水规模居广州、深圳之后排第三位,全市日供水能力达到400万m3。
  
  城市规划
  
  引外国城市规划理论,如进英国以乡村工业的高度发展的城市化,经过28年的发展,东莞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东莞不像农村,也不像城市”,高度城镇化,每个镇是一座城市,镇中心高楼林立,城市中有城镇、城镇中又有城市是东莞特色,东莞城市化推进在过去20多年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工业化的推动下,由一个典型的南方农业县变成了颇具现代化水平的城市。如果我们以比较准确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来计算,2000年东莞总人口达644.58万人,外来暂住人口490.14万人,以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外来暂住人口、户籍非农人口之和与总人口相比来计算城市化水平,东莞的城市化水平在2000年开始即高达82%。在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东莞城市化还存在许多问题。用我国的城市化实践来说,处于继续正处于“城镇城市化”的阶段。东莞离现代化城市还有很远的距离,目前东莞急需加快城市化转型、建设成为经济结构合理、产业特色鲜明、综合竞争力强的现代工业城市成为当前之急。2012年中国最富裕30城市排名第1。
  
  经济
  
  经济规模
  
  2011年东莞GDP达到4735亿元,同比增长8%,经济规模国内排名第二十二。来源于东莞的财政总收入、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进出口总额、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分别达到839亿元、313亿元、1347亿美元和6400亿元。东莞的星级饭店达到96家,其中五星级饭店17家、四星级饭店25家。到目前为止,东莞市拥有五星级饭店的数量仅次于北京和上海[5]。
  
  收入之首
  
  01东莞市35690(粤1)
  
  镇(街道)生产总值及村(社区)两级前五名净资产:
  
  第一名虎门镇214.77亿元
  
  凤岗镇雁田村21.8亿元
  
  第二名长安镇202.10亿元
  
  中堂镇潢涌村17.2亿元
  
  第三名东城街道189.26亿元
  
  长安镇乌沙社区16.02亿元
  
  第四名南城街道183.03亿元
  
  长安镇锦厦社区14.7亿元
  
  第五名厚街镇157.63亿元
  
  长安镇霄边社区13.01亿元
  
  第一名长安乌沙社区31549万元
  
  第二名长安锦厦社区28876万元
  
  第三名中堂潢涌
  
  第四名长安沙头社区
  
  第五名凤岗雁田村
  
  经济产业
  
  东莞经济以外向型为主,特别是工业,大部分的资金、原材料和产品销售都离不开国际市场。
  
  实际利用外资:东莞利用外资从“三来一补”起步,逐步发展合资、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投资者来自我国香港、台湾及朝鲜、南朝鲜、也门、越南、老挝、泰国、肯尼亚、英国、美国、瑞士、利比亚、芬兰、蒙古等20多个国家。目前,在投产的外商投资企业中,全球100强企业有1家,500强企业有4家,境外上市公司有8家。其中包括美国的杜邦、瑞士的雀巢、荷兰的飞利浦、德国的赫司特、法国的汤姆逊、韩国的三星、日本的日立、新日铁、索尼、住友金属、英国的太古集团、芬兰的诺基亚以及我国香港的伟易达等众多世界500强企业的入驻并定为总部,中国知名搜索引擎百度(中国)有限公司东莞市分公司设立及东莞市子曰等为之优秀设计、服务企业,只为东莞快速发展。
  
  现代农业
  
  2009年全市完成农业总产值25.3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3%。其中种植业产值13.20亿元,增长3.2%,占52.2%;林业产值0.21亿元,下降37.5%,占0.8%;牧业产值5.00亿元,增长6.8%,占19.8%;渔业产值6.06亿元,增长3.3%,占23.9%。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16万亩,粮食产量1.19万吨;水产品产量7.33万吨,增长1.4%;蔬菜产量40.03万吨,增长2.3%;生猪出栏数28.08万头,增长8.4%;家禽出栏数752.20万只,增长2.7%。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家。年末全市共有20家农业龙头企业和25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6家、国家级2家。年末全市共有广东省名牌产品(农业类)26个、无公害农产品47个、绿色食品38个、有机食品10个。
  
  世界工厂
  
  东莞经济总量规模不断扩大。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2624亿元,工业总产值5512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842.21亿美元。制造业实力雄厚,产业体系齐全。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制造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形成以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纺织服装、家具、玩具、造纸及纸制品业、食品饮料、化工等八大产业为支柱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拥有全球500强企业45家,境外上市公司800多家,投资者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诺基亚、雀巢美极、三星、生益科技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
  
  2012年5月20日至21日,由亚洲制造业协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制造业论坛年会在上海举行。东莞市凭借良好的投资环境和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经亚洲制造业协会专家委员会评审通过,获评“2012中国制造业最优投资环境城市”。
  
  镇域特色经济明显,产业集群化程度高。全市拥有国家纺织业基地市、中国女装名镇(虎门)、中国羊毛衫名镇(大朗)、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名镇(寮步、石碣)、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重镇(长安)、珠三角地区(东莞)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石龙、石碣、寮步、清溪、虎门、长安、黄江、塘厦、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东部工业园)、中国机械五金模具名镇(长安)等一批国家级产业基地。
  
  文化艺术
  
  东莞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以广州方言演唱的粤曲、粤剧在东莞有悠久历史,它是本土民间音乐吸融中原文化,并借鉴西方演奏技巧的产物,现为当地民间流传最广的地方音乐和戏剧,东莞素有粤曲、粤剧之乡的美誉。中国曲艺之乡、东莞木鱼歌、东莞木偶戏。2001年,东莞市提出打造“文化新城”的战略,并大力发展社会公益文化;2008年东莞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2009年深受群众喜爱的百子论文公益文化活动被评为“中国文化创新品牌”;2010年,东莞制定文化强市战略,全力打造文化名城。
  
  东莞的绘画,受岭南画派先驱居巢和居廉的影响,注重写生,吸收西方素描运用色彩的技法,为岭南画派的奇葩。
  
  东莞每年十分隆重地举行端午东莞龙舟竞渡、莞邑醒狮艺术、樟木头客家麒麟艺术、荔枝节、中秋灯会、百子论文、卖身节、重阳登高、花市、花街、等活动。随着东莞物质生活的丰富的提高,东莞人对传统文化有着一种自发性的重视的热心。使东莞的民间文化艺术得到继承,并且发扬光大,呈现生机勃勃的局面。因此,1958年,东莞被誉为全国第一个“游泳之乡”;2000年1月,中国龙舟协会授予东莞沙田镇全国第一个“龙舟之乡”称号;道滘被国家文化部誉为“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东莞石龙镇被誉为“举重之乡”;东莞的石排镇中坑村和长安镇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醒狮舞蹈艺术之乡”,此外,清溪镇、樟木头镇均是闻名中外的麒麟艺术之乡。
  
  南国红豆——粤剧
  
  戏剧是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民间艺术之一。粤剧在东莞同样深受群众的喜爱,著名粤剧大老倌卢启光等广东粤剧名家常到东莞城乡登台演唱和传艺。长安镇业余粤剧团还于2002年赴京在人民大会堂演出大型粤剧《思源》。作客东莞,可不要错过一睹“南国红豆”风采的机会。
  
  舞狮(龙、麒麟、凤)
  
  东莞民间以动物造型的舞蹈丰富多彩,有龙舞、凤舞、狮子舞、麒麟舞和貔貅舞……特别是狮子舞,技术精湛,演技非凡,扬威四海,长安镇还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龙狮之乡”。每年元宵节,全市数百台醒狮、金龙、彩凤、麒麟参加大型群狮贺元宵活动,城内万人空巷。
  
  赛龙舟
  
  东莞龙舟队曾多次在本地、香港、澳门及加拿大、新加坡举行的国际龙舟比赛中夺得金杯。沙田镇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龙舟之乡”。每年从农历五月初一至十五,石龙及水乡各镇街连续举行一系列龙舟比赛,成为东莞一景。
  
  客家山歌
  
  东莞清溪、樟木头等镇的客家人唱山歌早就有名,每逢节日,经常举行各类山歌表演或比赛,热闹非凡。荔枝节
  
  每年六月底至七月初,正值桂味、糯米糍等优质荔枝成熟季节。东莞各镇街均以佳果迎接四方来宾,举行欢庆活动,共庆丰收,共聚友谊。
  
  东坑“卖身节”—“翻身节”—“泼水节”
  
  这是一个从明代起随时代变迁不断演变而来的有趣民间节日。相传明朝万历年间,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东坑及附近生活极度贫苦的农民就聚集在东坑村的大榕树下,等候大户人家雇佣耕田、打工、雇主看中谁,就用水泼湿被雇者的衣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民间的“卖身节”。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富裕,“卖身节”就逐渐演变成为庆贺美好生活的“翻身节”和“泼水节”。
  
  教育
  
  全市拥有各类学校574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5所(东莞理工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广东科技学院“原东莞南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医学院东莞校区、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电视大学1所(东莞市广播电视大学),普通中学134所,中专、中师、技校及职业中学21所,小学414所,另有幼儿园511所,各类学校(含幼儿园)专任教师3.7万人,基本建立起从幼儿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到成人终身教育的比较完整协调的教育体系。在1995年,全市已普及了高中教育。2005年本市户籍适龄少年入学率为98.4%,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4.1%,升入各类高中阶段学校就读的学生有28753人,普通高中在校生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的比例为6∶4;成人教育持续发展,全年培训量达50.40万人次。成人高考报名人数为22442人,实考21004人,录取19014人,比上年增加1364人,考生录取率为90.5%。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总人数为57515人次,报考人数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名列第三。科技:2005年引进各类人才11.67万人,新增高级人才2875人,新增高级职称或硕士以上学历的3400人,本科学历3.6万人。目前全市人才总量达到83.9万人,其中高级职称10064人,中级职称105725人,初级职称142442人。另外,聘用院士7名。
  
  较为出名的中小学有东莞中学(创建于1902年)、东莞实验中学,东莞高级中学,东莞松山湖中学,东莞第一中学(这5所学校为东莞高中五大校),石龙中学(创建于1930年)、虎门中学(蒋光鼐创于1946年)、虎门北栅小学(1458年)、则徐中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