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大国应如何消费汽车

 

  我国作为造车大国应如何消费汽车呢?下面汽车人才网提供了详细资讯,欢迎阅读。

  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面对了道路拥堵、汽车污染、能耗增加、停车资源不足、汽油价格上升等困扰。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汽车消费未来的前景是什么?汽车产业应该怎么走?在2月24日召开的2011中国汽车消费论坛上,业内专家发表了各自的建议。
  
  把握好增长节奏
  
  对于未来中国汽车的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提出了把握好增长的节奏、加快推进产业重组、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创造新的汽车消费文化、加快走出去的步伐等建议。他说,目前我们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很有希望与发达国家的企业并驾齐驱,甚至在某些领域上是领先的。我们已由过去的跟随发展到现在有可能领先发展。新能源汽车给我们提供了实现弯道超车的机遇。他说,技术要成功,但是还是要有市场。要发展适合国情的新技术,比如低速电动车,技术上看起来落后一点,但它的技术相对成熟,市场化的前景已经有很好的基础,能够马上市场化。还比如在电池研发上,我们也有一些技术上的突破,需要把它升级。新能源汽车发展首先还是市场化,你有回报,这个技术才有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
  
  对于自主品牌走出国门,刘世锦说,我们已经成为汽车制造大国,但是要成为汽车强国必须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中国的汽车产业在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有一定的优势,我们的消费能力在第三世界,在新兴起的工业化国家市场相当大,所以我们不应该放弃这个市场。
  
  鼓励购车并合理用车
  
  一方面红红火火的产销量不断飙升,一方面用车成本不断提高。对此,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司长陈建国提出了“创造鼓励消费者购车,鼓励消费者节省用车的政策环境”的观点。他指出,只有在用车的人能够更理性消费,更节约用车,才能使更多的人能够消费汽车。
  
  限制任何消费都是限制发展,限制需求也是限制发展。如果限制了汽车消费就对汽车产业发展产生影响,对经济发展就会有一定的影响。
  
  陈建国认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应该是停车设施建设。设施建设和停车管理要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支撑,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我们现在限购的结果会导致矛盾更复杂、更尖锐。
  
  陈建国说,如果停车设施和停车管理能够得到解决,我相信理性消费会逐步形成。当然理性购车也会逐步形成。这几年消费者在购车的时候要考虑用车成本、停车成本。这两年爆发性的需求实际上是这些成本都没考虑。如果购车成本增加以后,消费者会在购车环节做权衡。
  
  最后,他呼吁各个城市的政府要重视城市停车设施的建设和停车管理,要立法,立规则,尽快地把管理跟上,这样消费空间会很大,建立起理性消费的渠道就畅通了。
  
  促进市场可持续发展
  
  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但是如何促进汽车市场可持续发展,很多业内专家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副司长曹德荣告诉记者,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革收入分配格局和实施扩大消费战略的推动下,相信继续保持中国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势头是可以预期的。“十二五”期间在政策取向上,既要注重汽车对扩大消费的拉动作用,同时还要强化低碳经济的意识,引导绿色循环消费。要大力倡导节约型消费,鼓励消费节能环保型的小排量汽车,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快构建适应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品结构。
  
  同时,要大力培育二手市场,着力提升汽车营销和服务水平,重视报废汽车回收,实现汽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向二三线城市转移
  
  一线城市拥堵,那么未来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重心应该怎么转移,是业内最为关注的。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二、三线市场未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他说,过去几年三线速度比一、二线快,未来基本上还会维持这样一个格局,由于速度快,导致三线市场的市场份额每年以两到三个百分点的速度提升;一线城市份额在下降,二线城市基本没有变。而二、三线城市有大量土地、劳动力,非常希望发展汽车产业。对于如何布局二、三线市场。徐长明给出了建议,第一要选准目标城市。第二制定适应当地消费特点的营销模式。从营销角度来讲,二、三线城市跟一线城市有非常大的不同。首先销售渠道要改变,它最大的特点是单店销量比较低,还要考虑区域覆盖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