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修工作总结

  机械维修简称为机修,在工作中他要所负责各种机械类维修的技术人员。以下是一篇江门人才网提供的机修工作总结资料,请阅览:

  毋庸置疑,在过去的工作中,机修班的全体员工在厂里各领导和设备科的带领下,严格遵守厂里的各项规章制度,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一直以来坚持以厂里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以保障机器的正常运转为前提,最大限度的降低维修成本和缩短维修工时为目标,不断学习,总结工作经验与教训。虽然机修工种工作环境比较复杂,但机修组的每位成员都勤奋肯干,发扬不怕吃苦、团结拼搏的精神,不断提高了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从而在面临的一系列挑战中出色的完成了各项任务,为各个车间能按时完成各项生产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各位领导和全体机修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以下比较突出的成绩:

  一、 完成了锅炉内部进水管及排水管管道结垢的疏通和炉排断裂等修理任务。

  二、 按时完成了酸洗净化塔底座及叶轮的更换以及底座的改造任务,使抽风系统运转时震动性更小,系统更稳定。

  三、 五月份出色的完成了上海八台螺栓机的气管、油路的清理及部分零部件的更换与安装工作,并且在不足两个月的时间内部顺利调试成功且投入生产,为以后的产量任务的完成提供了保障。

  四、 安全环保意识和安全措施的不断加强和完善,特别是通过了六月份的一系列安全活动,使每个员工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安全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当然,在工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

  一:维修人员理论水平有待提高,特别是对机械原理,各机构在机械中的作用、公差与配合、液压系统及材料热处理等方面认知较少,相关维修技术比较薄弱。

  二:零件热处理后的硬度,塑性和疲劳强度等综合力学性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加工后成品的形位误差有时因超过理论产品的极限值而需再加工甚至报废,从而直接影响维修进度和机器的使用性能,又提高了加工成本和维修费用。

  三:维修人员较少,制作任务偏重、工作环境比较复杂。为了确保一百多台生产设备及行车、锅炉、水处理站、酸洗净化塔及各种管道等辅助设备的正常运转已捉襟见肘,再加上各种制作任务,机器的人为损坏和晚上突发性的维修任务更是力不从心,劳动强度较大。

  四:设备保养力度严重不够,特别体现在行车、管道、各种泵类的检修,人员不足是主要原因之一。

  五:对维修工时和维修费用的相关考核还不够细化,在以后的工作中将通过各种形式努力做到不断完善和健全,争取不断减少维修工时和降低维修费用,提高机器零部件的回收再利用率。

  六:车间无固定休息场所。现有的短袖工作服不利于焊接氧割作业。

  意见与建议:

  一:产品质量一直是企业生存的支柱,而产品开裂自建厂以来都是制约公司发展的一道瓶颈,并且严重影响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公司的形象与名誉。公司应尽快下大力气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才能保障企业的发展和应对市场竞争立于不败之地。

  二:片面追求产能的提升而忽略了加大对产品的研发力度、市场调查和对在职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的培训与考核,员工整体素质的高低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关键性作用,操作技能和理论水平的提高也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公司应为员工创造更多形式的培训机会和学习平台。

  三:节能减排,降低生产成本只停留在理论萌芽阶段,未能及时具体的落实到各部门、车间及个人。而且大部分员工都对此认为与个人无关,不能充分认识到其作用于影响。

  四:有压力才有动力,长期的按部就班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方式束缚了个人的思维方式,形成思维定势。因而容易出现同一个错误连犯几次而未找到根本原因,不思改进,缺乏创造性思维和工作方法。建议开会时增加会议讨论时间,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提出下一次会议所讨论的问题,可要求人人提议发言。这样既能客观、真实、全面的反映出问题的特征,又便于决策者集思广益,做出更精准的结论。

  五:公司的各项机器和工程设施的改造应由相关部门或车间提交具体的改造方法和完善的可行性报告,这样既能有效的避免重复建设,保障工程质量,又能完善责任追查制度,做到有章可循。

  六:厂内设商店。既能增加工作岗位,服务公司员工,又能为厂里增收。

  七:道路旁和厂门口设垃圾箱,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可减少乱扔垃圾现象,美化厂内环境。

  八:年终奖按个人职务及该年度个人对公司的不同贡献因人而异。

  九:工会应充分发挥其作用,服务于员工。

  在以后的工作中,机修组将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和改进工作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各种资源,提高工作积极性。与厂里的实际发展情况相结合,克服一切困难,为保障机器的正常运转、降低维修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培养出一支能顺应公司发展需要、综合素质过硬的维修队伍而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公司领导睿智的决策下,在全厂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将迎来另一片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接下来请继续阅览职位信息:模具维修工岗位职责  铸造工职业标准